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医疗 > “五一”踏青露营 小心毒虫出没 专家:做好个人防护

“五一”踏青露营 小心毒虫出没 专家:做好个人防护

时间:2023-04-30 05:50:10

作者:

人气:

来源:长沙晚报

标签: 疟疾 毒虫 蜈蚣 口器 蚊子 

导读:  “五一”踏青露营 小心毒虫出没【专家:做好个人防护,被叮咬后科学处理,及时就医】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陈玲

  “五一”假期,很多人选择下乡踏青露营

  “五一”踏青露营 小心毒虫出没【专家:做好个人防护,被叮咬后科学处理,及时就医】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陈玲

  “五一”假期,很多人选择下乡踏青露营,在田园山水间放松身心。

  然而,芳草如茵、虫鸣悦耳,迷人的风景中也可能潜藏着风险。今日,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英博提醒,春夏季节,蚊子、蜱虫、蜈蚣等毒虫活动频繁,我们在野外踏青露营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遭遇毒虫叮咬,要科学处理,及时就医。

  避免毒蚊叮咬,杜绝疟疾风险

  近日,长沙的刘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昊昊(化名)去山间挖竹笋,孩子的肩背、手足被蚊子叮了很多红疹。她看到新闻说最近国外疟疾流行,要注意防范。她赶紧带孩子来就医,紧张地问:“我儿子不会感染疟疾吧?”张英博安慰她说:“近年来,在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等南方省份,其他各地出现的患者主要为输入性病例。”医生给予昊昊抗炎、止痒等对症治疗后,他身上的红疹逐渐消失了。

  今年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湖南省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人口流动增多,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的压力增大,我省仍需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有效地提升防控能力,巩固消除成果。

  疟疾是由于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丰沛,适宜疟疾传播媒介按蚊的滋生。张英博提醒说:“带孩子外出游玩,尽量少去有很多青苔及草木茂盛潮湿的地方,防止蚊子叮咬,杜绝疟疾风险。”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人体感染虐原虫后发冷、发抖。”张英博说,患者发病初期可有畏寒、不规则的低热或间歇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有疟疾流行区旅居史,或近年来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应怀疑感染疟疾的可能,要及时就诊,经血涂片检测发现疟原虫即可确诊。

  张英博建议,为防蚊虫叮咬,到户外活动尽量穿长袖衫和长裤。蚊子天性趋暗喜阴,穿深色衣服的人比穿浅色衣服的人更容易成为它们袭击的对象。代谢快、体温高、经常运动出汗不洗澡的人也更容易招蚊子。穿浅色衣服,注意个人卫生能有效降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被蚊子叮咬后,如果出现皮炎、过敏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找专业的医务人员处理。

  被蜱虫叮咬,别生拉硬拽

  最近,长沙45岁的李先生去乡下游玩,在大树底下的草地上躺卧过。回家后,他背部疼痛,用手触摸到异物,强行拔除后,发现是虫体,便在网上搜索图片对比,与蜱虫相似度极高。3天过去了,李先生背部仍隐隐作痛,他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被虫叮咬的部位有红肿的结节且中央仍有黑色异物残留在皮肤内,可能是蜱虫的口器。医生为他切除皮损,使用药物预防性治疗。

  “发现蜱虫叮咬皮肤时,不可生拉硬拽,以免皮损皮肤及口器折断在皮内。”张英博说,蜱虫在叮咬、吸血的过程中,除了导致局部发炎、溃疡外,还有可能将其唾液和胃肠内容物输送至人体,从而传播多种疾病,包括蜱传出血热、莱姆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口器折断在体内更容易让人感染这些疾病。

  去除蜱虫时,可用乙醚、氯仿、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燃蚊香,数分钟后蜱虫会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的头部,使它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虫拉出。注意拔除过程中不可旋转,以确保将蜱虫的口器完整取出。取出后,用酒精或络合碘消毒叮咬部位。

  被蜱虫叮咬后,应及时面诊皮肤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关抗生素,预防蜱媒病的发生。“发现蜱虫的口器断在皮内,一定要去医院手术取出。”张英博提醒,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被蜈蚣咬伤,吸除中和毒汁

  近日傍晚,蒋女士在野外露营时,穿着拖鞋的右足足背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她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查看,只见一条蜈蚣一闪而过。次日,蒋女士到长沙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发现蒋女士没有恶心、呕吐、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但足背仍然有红肿、疼痛。医生予以消肿、抗炎、止痒等对症处理。

  蜈蚣生性畏光喜湿,昼伏夜出,喜欢在山野、墙角等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张英博说,它前面有一对毒爪,人被蜇伤处有两个瘀点,继之周围皮肤出现肿胀,有灼热、剧痛和刺痒感,轻者只要数天皮疹即可消退,若被大蜈蚣蜇伤,由于注入人体内的毒汁较多,除局部皮肤发生红肿或坏死外,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张英博建议,发现蜈蚣蜇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处,用吸奶器或拔火罐方法尽量吸除毒汁。局部涂搽5%至10%浓度的氨水或5%至10%浓度的小苏打溶液,也可用碱粉和酒精调成稀糊状外涂,以中和蜈蚣释放出的酸性毒汁,可以止痛及减轻中毒症状。

  可口服南通季德胜蛇药片或上海蛇药,也可将该药用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一些中草药也能治疗蜈蚣咬伤,如可将鲜马齿苋或鱼腥草、蒲公英、鲜桑叶捣烂敷于患处。若皮肤发生坏死或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及时就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超30万人被蜱虫、蜈蚣等毒虫咬伤。春夏天气炎热,虫类活跃,毒虫咬伤高发。张英博提醒,草木茂盛的地方,能够遮挡烈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往往是各类毒虫的栖息地。我们要避免在一些草木茂盛的地方扎营,减少在毒虫出现的高峰期,比如黄昏、夜晚,到野外活动。在野外游玩时,应穿长衣长裤、扎紧腰带、袖口、裤腿,有皮肤暴露的地方要涂抹防虫物质,可以佩戴驱蚊手环、中药香囊等驱虫物品,降低被毒虫叮咬的概率。游玩归来,要及时洗澡更衣。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那么登革热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由于面部神经受损导致的疾病,也是一种面部表情肌肉运动障碍症,其典型症状为患者一侧,少见两侧面部表情僵硬,口轮匝肌、眼轮匝肌运动障碍,不能做正常的努嘴、吹气、喝水、吃饭、咀嚼、眨眼、皱眉等动作。那么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