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医疗 > 免疫力差?秋燥容易盯上你!学会3招对症防治!

免疫力差?秋燥容易盯上你!学会3招对症防治!

时间:2020-02-01 19:37:53

作者:本站作者

人气:

来源:网络

标签: 免疫力 秋燥 

导读:秋天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身边很多小伙伴们都陆续出现发热、恶寒、咳嗽等感冒症状,而且一咳起来就很难止住。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天的感冒一般由燥邪侵袭引起,分温燥和凉燥两种

秋天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身边很多小伙伴们都陆续出现发热、恶寒、咳嗽等感冒症状,而且一咳起来就很难止住。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天的感冒一般由燥邪侵袭引起,分温燥和凉燥两种,在防治上有不同的特点,对症了效果才能立竿见影。具体怎么做?

一、温燥在初秋

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主要是感受了未尽的暑热再加上秋天的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有发热、微恶寒、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小便量少色黄、大便干结等特点,是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调理:疏风散热,兼以润肺

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藕、梨、香蕉、芦柑、金桔、柚子、荸荠、橙、葡萄等。

多喝些杏仁汤也有不错的效果。做法很简单,从市场上买回杏仁粉(自己磨也可以),直接冲服,或者取杏仁9克、沙参15克、百合12克,煎汤取汁饮。

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制“五汁安中饮”(牛奶60毫升,韭菜汁、生姜汁、梨汁、藕汁各10亳升的混合物),有很好的润燥作用。

二、凉燥仲秋后

凉燥一般发生在仲秋过后,是感受了燥气及寒邪合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

一般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类似感受风寒,同时又兼有干燥的现象,如干咳、口燥咽干、皮肤干燥等,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调理:疏风散寒,兼以润肺

1、姜糖饮

准备生姜10克,红糖15克。将生姜切丝,沸水冲泡,加盖约5分钟,再加红糖。每日1次,趁热服下,可以疏散风寒、健胃和中。

2、香菜葱白汤

准备香菜15克,葱白15根,生姜9克。将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切碎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去渣取汁饮服即可。每日2次,连服2~3日,可以起到发表散寒的作用。

3、甘蔗汁

甘蔗味甘性平,有生津、润燥的功效。但甘蔗汁本身属凉性,要加热后饮用,以帮助润燥止咳。莲藕、白萝卜、荸荠、百合等白色甘甜的食物加热后食用也可起到同样作用。

当然,无论是温燥与凉燥都祸起一个“燥”字!一些食疗方对秋燥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多吃可帮助预防秋季感冒。

3个百搭防“燥”的食疗方

1、白果粥

取鲜白果5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白果可滋阴润燥、敛肺止咳,与粳米同煮可以起到健脾胃、止燥咳的作用。

2、百合银耳粥

取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粳米100克。银耳泡发后,洗净切碎,与百合、粳米同煮为粥。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共起润肺生津之效,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3、银百秋梨羹

取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百合及泡发后的银耳、冰糖,放入碗中隔水蒸1小时后,吃梨喝汤,有润燥止咳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那么登革热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由于面部神经受损导致的疾病,也是一种面部表情肌肉运动障碍症,其典型症状为患者一侧,少见两侧面部表情僵硬,口轮匝肌、眼轮匝肌运动障碍,不能做正常的努嘴、吹气、喝水、吃饭、咀嚼、眨眼、皱眉等动作。那么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