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医疗 > 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研究获进展

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研究获进展

时间:2022-10-12 11:13:43

作者:

人气:

来源:科技日报

标签:

导读:  【医线传真】

  科技日报讯 (王威清 干玎竹 记者代小佩)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吕威教授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何维、张建民教授团队研究发

  【医线传真】

  科技日报讯 (王威清 干玎竹 记者代小佩)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吕威教授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何维、张建民教授团队研究发现,ALOX15+巨噬细胞是影响和调节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发生发展的关键,ALOX15有望成为治疗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新药物靶点。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慢性鼻窦炎根据是否伴有鼻息肉,可以划分为慢性鼻窦炎不伴息肉(CRSsNP)、慢性鼻窦炎伴息肉(CRSwNP);根据炎症机制,可以划分为嗜酸性慢性鼻窦炎(2型炎症)和非嗜酸性慢性鼻窦炎(非2型炎症)。而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是临床治疗中最棘手的亚型,患者常伴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度高,停药后易复发,内镜术后鼻息肉也易复发。

  依靠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该研究团队在全球首次建立了正常人、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及非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人群的鼻黏膜免疫细胞、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图谱。该研究团队在分子水平上发现了影响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程进展和亚型分化的关键因素。

  上述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ALOX15+巨噬细胞是影响和调节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他们在嗜酸性鼻窦炎小鼠模型实验中发现,应用ALOX15抑制剂可有效降低细胞因子IL-4、IL-5、IL-13以及血液中IgE水平,缓解2型炎症,这提示ALOX15有望成为治疗嗜酸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新药物靶点。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那么登革热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由于面部神经受损导致的疾病,也是一种面部表情肌肉运动障碍症,其典型症状为患者一侧,少见两侧面部表情僵硬,口轮匝肌、眼轮匝肌运动障碍,不能做正常的努嘴、吹气、喝水、吃饭、咀嚼、眨眼、皱眉等动作。那么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