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医疗 > 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专家强调:要注意控制水和钾的摄入量

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专家强调:要注意控制水和钾的摄入量

时间:2022-07-20 22:17:03

作者:房家梁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导读:  上海7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血液透析患者是疫情防控下极为特殊的群体,每周规律、及时的透析,是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维系生命的关键。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肾内科主

  上海7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血液透析患者是疫情防控下极为特殊的群体,每周规律、及时的透析,是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维系生命的关键。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肾内科主任金惠敏教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优化血透患者疫情常态化下的治疗策略,帮助患者实现长期规范管理疾病的目标。金惠敏强调,对于透析患者来说,不管是透析日、还是非透析日,都应该从日常用药、饮食方面加以注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尤其注意控制水和钾的摄入量,同时建议可在家中常备一些降钾的药物,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据金惠敏介绍,透析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清毒素,二是脱水。患者一定要提高自律性,注意控制水分和钾的摄入。他直言,肾功能衰竭会导致钾离子的代谢障碍,而钾离子的生理范围很窄。相关研究显示,在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超半数的CKD5期患者易发生高钾;约57%的血液透析伴高钾血症患者会在1个月内出现高钾复发;致使心血管猝死风险增加近四成。这位专家介绍,高钾血症可能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

  这位专家表示,作为一种需长期管理的疾病,透析患者不仅要注重除疾病本身的治疗,更要学习、理解疾病本身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以便于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并做好自我管理。在饮食方面,金惠敏强调,日常生活中含钾高的食物非常多,患者一定要加以注意,例如:香蕉、木耳、橙子、酱油等。他指出,夏季更是高钾水果上市的高峰季,如桃子、葡萄、西瓜等。高温下,患者出汗口渴,可清淡饮食,必须限盐;若真的口渴难耐,可在口中含点冰块,待冰块融化后吐出,减少吞咽。

  金惠敏表示,慢性肾脏病患者是新冠的易感人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患者的治疗难免受到了影响。由于血透患者的肾功能已严重受损,体内水分和代谢废物难以通过肾脏排出,如果未能按时接受透析治疗,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新冠阳性的血透患者来说,他们需要同时和凶险的慢性肾脏病并发症以及新冠病毒“赛跑”。据了解,今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成为新冠阳性透析患者的定点医院。采访中,金惠敏主任回忆道:“4月6日晚是我们接定点病人的第一个晚上,来了三十几个新冠阳性需要透析的病人。医护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赶紧救人。”

  “在接收阳性透析患者期间,护士长每天安排人一个个电话落实此前在浦东医院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护士长和社区建了微信群,信息不断。那段时间,医护人员从患者出行安排车辆接送,到具体安排到什么时间透析,每一个信息都要和患者核对清楚。这样患者安心,我们也更放心。”金惠敏主任补充说道。

  据金惠敏介绍,目前,糖尿病肾病患者已是慢性肾病患者最大的人群,中国5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面临肾衰结局。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所致,若不进行及时干预,会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肾移植等在内的肾脏替代治疗。他直言,慢性肾脏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漏诊,不少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小便浑浊等现象时,已是中晚期。他提醒患者一定要注意早筛早诊,及时就医,并长期接受规范治疗。 (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如何预防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那么登革热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由于面部神经受损导致的疾病,也是一种面部表情肌肉运动障碍症,其典型症状为患者一侧,少见两侧面部表情僵硬,口轮匝肌、眼轮匝肌运动障碍,不能做正常的努嘴、吹气、喝水、吃饭、咀嚼、眨眼、皱眉等动作。那么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