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01 16:42:04
作者:苑菁菁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长沙2月1日电 题:中国年青一代“花式”接棒传统文化传承人
作者 王昊昊
着汉服,持折扇,即兴演示,口齿清晰。这个在孔子像前讲解祭孔礼节的小密斯,是湖南浏阳市浏阳河中学学生、天下重点文物庇护单元浏阳文庙的捍卫人、13岁的耿静好。
“这是孔子的帝王梳妆,其身着周礼十二章服中的皇帝之制,头戴十二冕玉冠,眼露白、鼻露孔、嘴露齿、耳露轮……”讲起文庙典故,耿静好十分老练、熟练。
耿静好和浏阳文庙的故事,始自一档名为《国度宝藏》的节目。“其时看后很受开导,生机本身也能守卫一件国宝,理解其宿世此生,流传中汉文化魅力。”其母耿郑振得知女儿设法后,辗转将耿静好先容到浏阳文庙当起自愿者讲解员。
首次看到长达16页的文庙讲解词,其时才11岁的耿静好打起了退堂鼓。为勉励女儿,耿郑振决定和女儿一路“上岗”。守卫文庙的日子里,母女俩不息索求流传传统文化方法,自购灌音拍照等设备,先后拍摄录制出《静好说文庙》《我在浏阳文庙等你》等视频短片。为让更多外国旅客懂得中国传统文化,她们正决议拍摄中英文版的浏阳文庙视频短片。
耿静好的索求,只是中国年青一代“花式”接棒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一个缩影。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传统文化首要由儒、佛、道文化为主流构成,思惟深沉,内容精深。为传承珍爱传统文化,中国创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在已颁布4批次累计1372项。
“传帮带”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首要方法。比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年青一代连系其喜好、专业技巧、生存方法等,开发传统文化传承“新径”。
在长沙,VR互动体验剪纸、湘绣、花鼓戏等民风颇为盛行;在广州,年青的动漫艺术家在画作中设计了隐藏的二维码,以此吸引公共扫码理解画作的故事;在安徽,一名在校大学生开办汉服网店圆“汉服梦”;在成都,“90后”茶肆老板为了让年青人喜欢上“又苦又涩”的茶叶,通过改善茶叶味道、打造“年青化”茶器等措施,让传统茶文化抖擞活力……
“90后”中国短视频博主李子柒,更是因拍摄墟落古风生计、传统美食、传统文化等走红网络,广受国内外网友热捧。她拍出的令人神往的田园生存,让外国人深度感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的魅力,她也是以荣获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宽大使、2019《中国动静周刊》年度文化流传人物奖等殊荣。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传统文化不克只停顿在曩昔,它必要人自发地去传承和弘扬。”湖南大学岳麓私塾传授、副院长陈仁仁暗示,连年来,各地泛起出年青一代“花式”接棒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征象,这阐明传统文化依然有它的魅力和影响力,也阐明年青人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自发。
陈仁仁透露,年青人正本就有活力,思惟坦荡,敢闯敢试,他们的自发传承能使传统文化更富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缔造性转化和立异性生长,不克只停顿在思惟内容上,也必要以新的情势来促进其转化和生长。应勉励更多年青人以本身喜欢的新方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年青人影响更多的年青人,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将来生长的一种生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