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火箭发射倒计时:从科幻到传统

火箭发射倒计时:从科幻到传统

时间:2021-02-01 06:29:02

作者:李赫

人气: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标签: 火箭 体系 倒计时 时间 插头 

导读:火箭发射倒计时:从科幻到传统  火箭发射为什么要倒计时?这要从两部科幻作品提及。1865年,“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出书了第一部描写太空索求的作品《从地球到月球》,故事以美国南北战役竣事为后台,大炮发现家们从战场归来,无所事事的他们把眼光投向了月球,想出坐进“炮弹车厢”,搭乘超等炮弹前去月球探险的故事,所谓的大炮便

  火箭发射倒计时:从科幻到传统

  火箭发射为什么要倒计时?这要从两部科幻作品提及。1865年,“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出书了第一部描写太空索求的作品《从地球到月球》,故事以美国南北战役竣事为后台,大炮发现家们从战场归来,无所事事的他们把眼光投向了月球,想出坐进“炮弹车厢”,搭乘超等炮弹前去月球探险的故事,所谓的大炮便是火箭雏形。

  书中把发射时间记为T0,大炮俱乐部在环球召募资金,锻造了空前未有的哥伦比亚大炮,并在开炮前一切准备停当,独一分歧的是,开炮前指令员按天然时间举行顺数计时:35、36、37、38、39、40、开炮!以此规划整个发射历程的轨制设计,是科幻作品的首创。

  1929 年,科幻影片《月球少女》向片子观众初度出现一枚登月火箭发射升空的全过程。此中关于火箭焚烧的细节,包罗火箭发射倒计时和宇宙空间失重的形貌都很新颖到位。片子各人弗里茨·朗为吸引观众仔细力,在影片中营造时间紧急的戏剧性空气,在火箭发射镜头中设计了“……3、2、1、此刻”的倒数镜头,片子成了这种发射模式的先导。

  德国在20世纪30年月制成的第一枚试验火箭,以及其后40年月初研制的“V- 2”火箭,都采用这种倒数计时的发射法式。中国的火箭在发射时也采用了这种法式,由“01”批示员构造各体系事情、监测体系和倒计时焚烧。火箭发射行使倒计时真正的感化在于确认火箭发射的时间零点,把火箭在腾飞前的各类步履定时间法式化。

  若是把从火箭上发射架到使命完成的整个使命过程,以时间轴为数轴的话,那么发射时候就可作为数轴的零点,我们把它定名为 T0。当火箭发射时,T0时候就会主动传输到悉数的测控站。分歧国度在火箭发射倒计时的具体设置上也有差别。好比,中国的火箭倒计时是焚烧倒计时——以火箭焚烧时候作为 T0;而美国的火箭都是采用腾飞倒计时——以火箭腾飞时候作为T0。

  2020年5月5日,跟着“01”批示员发出口令,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并没有立即腾飞,而是仍“稳坐”发射台。颠末了令人忐忑不已的9秒钟后,火箭才腾空而起。相比其他火箭发射时的景象,9秒实在“漫长”得令人印象深刻。那么,这9秒产生了什么?为什么长五B焚烧9秒后才腾飞呢?

  现实上,从火箭焚烧到腾飞,中央发生的数秒是火箭正常发射流程中的一环。在此时期,火箭最先事情的四大体系,即丈量体系、节制体系、动力体系、测发控体系高速完成上千个步调。此中,火箭丈量体系在焚烧之前就起头举行箭体内部仪器设备的压力、流量、液位等丈量。在“焚烧”口令发出后,丈量体系即时记录、回传火箭各体系仪器设备参数信息,同时,火箭的“大脑”——节制体系给动力体系发出下令,助推器和芯一级接踵焚烧,发念头在几秒钟之内进入满负荷事情状况。与“焚烧”口令同时启动的还有地面测发控体系,它敏捷较量好火箭的初始位置参数、准备跟踪。我们在发射直播时常听到的“某某跟踪正常”,便是地面测发控体系在事情。

  这四大体系的初始事情,大多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的,但也有一些对应的“小行动”可以随意看到,如各类地面插头的脱落等。地面法子和火箭毗邻的插头约略可以分为两大类:供气、供液的管路插头和供电的管路插头。用于供气、供液的管路插头在火箭进入特定法式时自立脱落,而供电的管路插头会苦守到火箭腾飞的末了一秒,被火箭上升推力断开,因而非常容易被察看到。

  那么,为什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焚烧到腾飞时间长?切实,它并不是个例。相比其他系列的火箭,长五系列火箭的“推重比”相对较小。“推重比”是火箭的推力和重力之间的比例,是决定火箭从焚烧到腾飞这段时间是非的要害。这是由于,火箭焚烧后,推力越来越大,直到高出火箭的重力,才气将火箭托举起来,飞向太空。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质量大、推重比最小,创建足够的推力时间更长,以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必要9秒钟才气把火箭抬起来;其他系列的火箭,如长征二号丙火箭,推重比大,从焚烧口令下到达腾飞的时间只要两三秒。相比之下,旁观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的人可以少重要一下子,就能看到火箭腾飞了。

  (微信公号“太空空想”供稿)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