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聚焦 > 肥胖危害多 专家:中国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助患者管理好体重

肥胖危害多 专家:中国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助患者管理好体重

时间:2025-03-04 13:33:44

作者: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  上海3月4日电 (记者 陈静)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变系统,拥抱健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李小英教授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肥胖是一种可治疗的疾

  上海3月4日电 (记者 陈静)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变系统,拥抱健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李小英教授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肥胖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可通过长期、有效的医学手段管理。

  这位专家指出,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一个人肥胖,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肥胖可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还可能导致骨关节炎,因为体重增加会使关节负重,导致关节损伤。如果控制好体重,上述所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肥胖的主要致病因素类似——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结构变化、能量消耗减少、生活节奏紊乱等。”李小英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他介绍,中国人的肥胖特点与西方人存在差异:中国人的BMI诊断标准与西方不同。中国的肥胖BMI(身体质量指数)≥28 kg/m2属于肥胖,西方则是≥30 kg/m2;超重的BMI标准中国是24-27.9 kg/m2,西方是≥25 kg/m2。李小英指出,这种差异是根据肥胖导致的危害和相关合并症来判断的。如果用腰围来判断,中国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即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即为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是一种危害更大的肥胖类型。在我国,有近三成的成年人为腹型肥胖。

  肥胖是不是疾病?“目前,关于肥胖是不是疾病的定义,正处于逐渐清晰并达成共识的阶段。”李小英介绍,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肥胖相关合并症,这种情况被称为“临床前期肥胖”;当BMI≥28 kg/m2且伴有至少一项肥胖相关合并症或代谢异常时,可以定义为“临床肥胖症”,此时,患者更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尽早进行医学干预。

  “肥胖的本质是体内脂肪的积累增加。”李小英解释,脂肪在体内的储存是一种高效的能量保存方式:脂肪在相同的体积下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能量储存方式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帮助人类生存和繁衍。但现代社会与过去完全不同。现代社会食物丰富,能量摄入过多,而能量消耗减少,导致肥胖问题日益突出。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的饮食变得更加丰富,食物种类增多,热量摄入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活动量明显减少。”李小英指出,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不平衡是导致目前肥胖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医学上提出了“长期体重管理”的概念。对此,李小英教授解释,提出“长期体重管理”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一旦停止减肥措施,体重就会迅速反弹,甚至比减肥前更重。他指出,体重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成功减重,但随后停止了相关措施,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同样,虽然减重可以降低疾病风险,但如果体重反弹,风险又会增加。”

  如何实现长期体重管理?李小英教授建议保持饮食平衡,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如果能做到每天进食七分饱,实际上对体重管理会有很好的长期效果。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因为熬夜的人往往更容易发胖,生活节律紊乱会导致饮食习惯也变得不规律。“还有压力问题,人们常说‘压力肥’,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生活压力,都可能导致肥胖。”他指出。

  “传统口服减重药物的减重效果有限,一般只能达到5%-7%的减重幅度。对于体重100公斤甚至更重的患者来说,这样的减重效果并不明显。”这位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些创新药物的出现,尤其是双靶点GIP/GLP-1类药物,为肥胖治疗带来了显著改变。这类药物可以使肥胖患者的体重下降比例达到20%,甚至更多。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肥胖治疗的现状,使药物成为体重管理的有效工具。“如果单纯依靠药物,停药后患者如不继续生活方式管理,就会面临反弹的问题。”他直言,在药物减量和停药阶段,生活方式管理尤为重要,以防止体重反弹。

  据悉,近年来,肥胖的诊断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年前,很少有医院开设专门减重门诊,内科医生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当时并没有非常有效的减重药物,因此很少有肥胖患者到医院就诊。手术治疗虽然存在,但数量较少。近5年,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开始寻求医疗帮助。他以自己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介绍,该院现在开展的肥胖治疗模式被称为“体重管理综合治疗”:线下多学科联合诊疗,同时结合线上管理。减重门诊量需求很大,线下以内分泌科为主,采用MDT(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形式;有内分泌科的专科医生、营养师,还有健康管理师。在三个月期间,通过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在线上平台上对肥胖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管理好体重。

  在采访中,李小英介绍了“中国内分泌代谢科医师肥胖诊疗联盟”。目前,该联盟已经有100多家成员单位,预计到2025年可能会扩展到300家-500家。“联盟单位采用统一规范的门诊诊疗模式来管理病人,同时搭建线上体重管理平台。线下和线上结合的体重管理方式能够对病人进行长期的体重管理。”他指出。

  如何防控肥胖?李小英指出,要让更多人知道自己是否属于肥胖,并认识到肥胖带来的危害;专家提供一些具体的体重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控制一些与体重相关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此外,他认为,管理好体重,就能管理好慢病;管理好慢病,就能为国家节约大量医保支出。(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民政部决定遴选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

    民政部决定遴选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

    通知对报名参选的平台及其运营主体提出六项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一)平台及其运营主体在互联网行业、慈善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或一定代表性。(二)平台运营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信用中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信息系统中无严重违法失信记录,未因违反慈善法被责令停止活动或受到行政处罚。平台运营主体是社会组织的,该社会组织近3..
  • 龙宇翔出席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开幕式

    龙宇翔出席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开幕式

    启动仪式第十四届茶博会以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海峡两岸的友好往来为主旨,打造“永不落幕茶博会体验活动”为核心,推进海峡两岸交流为重点,运用互联网思维,突破传统营销模式,依托百度技术、链接和生态能力极力打造永不落幕茶博会“云上茶博会”,推出“请到武夷来吃茶”茶旅融合体验系列活动,促进茶旅互动融合发展,实..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